◎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7.09-2001.07 太原理工大学 煤化工工艺专业学士
2002.09-2005.07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艺专业硕士学位,导师赵炜副教授;
2009.09-2013.07 山东科技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导师王力教授;
2005.09-2014.06 山东科技大学 科研处;科长
2014.09-2014.12 山东科技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
2015.01-至今 山东科技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 1.气态汞污染物脱除技术;
2.煤转化(热解、气化、燃烧)过程中典型重金属的迁徙规律;
3.燃煤烟气低温脱硝;
4.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
5.新型碳基材料制备及应用;
6.分子筛材料制备及应用。
◎主讲课程 《煤化学》、《Clean Coal Technology》、《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器分析》
◎指导研究生 招收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方向:煤化工、环境工程、化学工程、工业催化。。
◎承担科研课题 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余项,企业横向课题5项。
主要项目如下:
[1]国家自然基金项目:CeO2/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型褐煤半焦脱除煤气中单质汞的机理研究,2015.01-2017.12,首位;
[2]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柱撑蒙脱石层间环境对煤直接液化影响与评价研究,2013.01-2016.12,80万,第三位;
[3]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燃煤烟气低温脱硝协同脱汞高效催化剂的研发,2017.06-2018.12,首位;
[4]山东省软科学项目:山东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2011.07-2012.12,首位;
[5]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微波加热条件下硫酸钙晶须生长形貌及吸附特性研究,2011.06-2013.12,首位;
[6]潞安集团委托项目:煤矸石制备活性炭-沸石复合材料技术研究,2012.01-2012.12,首位;
◎获奖情况
[1] “褐煤半焦脱除烟气中元素态汞的基础研究”获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2014年,第一位;
[2] “农村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有效脱除技术” 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2013年,第一位;
[3] “基于低阶煤的高性能吸附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获青岛市黄岛区技术发明三等奖,2015年,第一位;
[4] “特种煤基多孔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三等奖,2014年,第二位;
[5] “用于大气污染物吸附的活性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4年,第三位;
◎论文
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SCI/EI收录20余篇。近5年发表论文(部分)如下:
[1]Huawei Zhang, Ke Zhao, Yangyan Gao, Yuanyu Tian, Peng Liang, Inhibitory effect of water vapor on elemental mercury removal performance over cerium oxide modified semi cok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324 (2017) 279-286 .
[2] Huawei Zhang, Hongju Shi, Jiangyan Chen, Ke Zhao, Li Wang, Yanhong Hao, Elemental mercury removal from syngas at high temperature using activated char pyrolyzed from biomass and lignite, Korean J. Chem. Eng., 33 (2016) 3134-3140.
[3] Huawei Zhang, Jitao Chen, Peng Liang, Li Wang, Mercury oxidation and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modified lignite semi-cok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4 (2012) 2083-2090.
[4] Zhang Huawei, Liu Xiuli, Wang Li, Liang Peng, Characteristics and stability of mercury vapor adsorption over two kinds of modified semicoke, http://dx.doi.org/10.1155/2014/260141.
[5] Huawei Zhang ,Xiuli Liu,Li Wang,Peng Liang,Effects of Acid Treatments on Surface Property and Mercury Removal Performance of Lignite Semi-coke,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2014.9.10,26 (19):6317~6325.
[6] 张华伟,陈江艳,赵可,牛庆欣,王力,Mn/Ce掺杂改性半焦对模拟煤气中单质汞的脱除性能研究,燃料化学学报,2016.4.15,44 (4):394~400.
[7] 张华伟,刘秀丽,王力,董飞,梁鹏,褐煤半焦表面汞的吸附形态及稳定性,煤炭学报,2014.4.15, (04):776~781.
[8] 张华伟,陈继涛,梁鹏,王力,褐煤半焦脱除燃煤烟气中元素态汞的试验研究,煤炭学报,2013.10.01, (08):1459~1464.
[9] 王 力, 陈江艳, 赵可, 张华伟*,ZnCl2溶液对褐煤半焦表面性质及其中高温脱汞性能的影响,中国环境科学, 2016.3.21, 36(3):702~708.
[10] 赵可, 牛庆欣, 王力, 张华伟*,水蒸气和α-Fe2O3对铈改性半焦脱除单质汞的影响研究, 燃料化学学报,2017.3.15,45 (3):378~384.
[11] 张华伟,牛庆欣,赵可,孙华敏,田原宇,梁鹏,元素态Hg0在半焦表面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研究,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20,36(1):54~61.
[12] 张华伟,牛庆欣,赵可. 褐煤半焦表面性质及其脱除气态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5.2.15,34(1):68~73.
[13] 王力,刘秀丽,张华伟,张林林,李敏, 酸改性对褐煤半焦脱除烟气中元素态汞性能的影响,中国环境科学,2014.12.20,(12):3056~3061.
[14] 王力,陈继涛,张华伟,张林林,刘秀丽,改性褐煤半焦的表面性质及对气态Hg0的吸附特性,环境科学研究,2014.8.15,(08):820~826.
[15] 王力,刘秀丽,张华伟, 张林林,李敏,两种酸处理对褐煤半焦表面性质及其脱汞性能的影响,功能材料,2014.5.01,(11):11046~11050.
[16]王力,陈继涛,张华伟,李敏,张林林,刘珊珊,KMnO4溶液改性半焦对烟气中气态Hg0的吸附性能研究,燃料化学学报,2012.12.15,(12):1498~1504。
[17]梁鹏, 张华伟, 巩志坚,毕继诚,油页岩热解挥发分中轻油吸附回收工艺初探,燃料化学学报,2012.7.15,(07):803~806.
[18]张华伟,陈继涛, 王力, 梁鹏. 燃煤烟气中气态HgO吸附剂的研究进展[J]. 环境化学,2011.10.15,33(10):1805~1813.
◎专利
[1]张华伟,刘秀丽,王力,梁鹏,郝兆青,用于脱除燃煤烟气中单质汞的活性炭/沸石型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3.6.12,中国,CN201310077351.8
[2]张华伟 ,王力,刘珊珊,陈继涛,一种用于吸附燃煤烟气中单质汞的载银褐煤半焦及其制备方法,2011.10.8,中国,ZL201110082774.X
[3]张华伟 ,王力,张俊才,李利风,宋建国,赵宝杰,用于吸附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的硫酸钙晶须制备方法,2010.10.14,中国,ZL201010141450.4
[4]梁鹏,张华伟,武加峰,赵辉,王力,一种流化床煤热解装置,2012.10.3,中国,CN201220100655.2
[5]梁鹏,韩振华,李建会,张华伟,一种新型活性炭吸附回收装置,2012.10.3,中国,CN201220056699.X
[6]梁鹏,张华伟,武加峰,赵辉,王力,一种褐煤干燥热解装置,2012.7.18,中国,CN201210069518.1
[7]巩志坚 ,梁鹏,张华伟,蔡涛,冯立君,续文振,一种褐煤成型机,2012.7.11,中国,CN201120421779.6
[8]巩志坚 ,梁鹏,张华伟,蔡涛,冯立君,续文振,一种煤的化学脱硫方法,2012.4.25,中国,CN201110336529.7
[9]巩志坚 ,崔广文,梁鹏,张华伟,蔡涛,冯立君,续文振,一种褐煤提质的装置及其提质方法,2012.1.4,中国,CN201110218409.7
|